Archive

Archive

Rediscover our previous works.

想你的文字出現在遊展平台?

遊展全年開放投稿箱!

有稿費

立即投稿
#excohk_遊記 cha #excohk_遊記 cha

彌敦道上的神秘聖殿

你或許對尖沙咀站A出口前,那個長期設滿應援慶生廣告牌的巴士站並不陌生。然而,就在巴士站旁鐵閘後的清真寺,卻像一片神秘的聖域,與行色匆匆的我們保持着既近又遠的微妙距離。

Read More
#excohk_遊記 sisco #excohk_遊記 sisco

百年墳墓群中的高球場

「外國選手們覺得,它們是這裏的特色障礙物。」筆者看着發球台旁一個不小的中式墳墓,又想起打機時要挑選賽道主題。美國加州的Pebble Beach Golf Links出名海邊懸崖強風的不可預測性;南非的Gary Player Country Club第13洞旁的水域棲息著真正的鱷魚,球落水也無從拾回⋯⋯我們的主題性放眼國際可能亦毫不遜色,畢竟有過百年的69個中式墳墓和80個金塔。

Read More

日本海島義工記

香港人熱愛「返鄉下」,但你又有沒有試過在日本做義工、看展覽?筆者最近以義工身份,參加了世博隔壁(隔了個海)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始於2010年,這個三年一度、遍佈十多個島嶼的藝術節以「海之復權」為主題,試圖透過藝術創作回應瀨戶內海人口老化、社區衰亡等問題,激發島嶼之間的交流和整個地域的活力。

Read More
#excohk_評論 bhp #excohk_評論 bhp

點解要睇戀綜?談《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

《母》的製作組把目光放在戀綜節目中被忽視的一群——「母胎單身」,即香港俗稱的「A0」。播出以後,參加者們在節目上的笨拙表現被廣傳,網民都嘲笑著男生們的不解風情。但,或許因著他們戀愛經驗不足以及素人身份,比起由帥哥美女出演的《單身即地獄》,《母》似乎更為貼地、更能透顯戀愛綜藝節目真正的觀看價值。

Read More
#excohk_hi_nerd Excohk 遊展 #excohk_hi_nerd Excohk 遊展

Hi Nerd 02 - 氣象專頁 MET WARN 創辦人 東岳

MET WARN 的故事始於一個個對天氣的痴迷瞬間。東岳回憶,小二那年(2006年)颱風派比安掛不成八號風球,但以今日標準看,那絕對是個「好勁嘅八號」。他在學校活動中「行唔到」,甚至記得「垃圾桶KO女人」的新聞片段,從此對氣象着迷。2016年颱風莎莉嘉,適逢平台推出直播功能,團隊和他憑着Why Not精神和對氣象的熱情說做就做,一做就做到現在。

Read More

愛,一個地方

1992年,當時成立13年的中英劇團上演原創劇目《客鄉途情遠》。這部講述中港兩地分隔親情的劇目榮獲第一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33年後續作《近鄉途情怯》,上半部份將會濃縮重現《客鄉途情遠》,下半部份則以未來視點續寫這個家的故事。

Read More
#excohk_活動 rin #excohk_活動 rin

與鍾家樂先生協辦:由零開始 準備死亡

生命教育、認識生死的重要性在近年愈來愈受重視,也有很多與殯儀、大體老師相關的參觀活動。我們聽過他們的故事外,又是否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死觀?你有想過準備自己的遺囑、遺書、預設醫療指示嗎?大至安排自己的身後事、葬禮的款式⋯⋯都應該是每個人在生時充分了解、提早安排的事宜。

Read More
#excohk_遊記 rin #excohk_遊記 rin

屬於街坊的深夜小食

你家附近有沒有甚麼邪惡的深夜美食?自從開關過後,香港又變得擠擠擁擁,筆者在酷熱天氣下亦良久沒有光顧室外的小販。石硤尾南山邨素有不少小販開檔到深夜,筆者今次就光顧了其中一檔炭燒雞蛋仔。香港每間雞蛋仔舖的出品都各有講究,例如有些以椰香馳名,有些連鎖店則以多變的餡料作招徠。

Read More
#excohk_展覽 rin #excohk_展覽 rin

無厘頭之中的有厘頭:廣州獨立藝團菠蘿核

筆者最近透過 @hanarttzgallery 的展覽認識了一組有趣的廣州獨立藝術團體,菠蘿核。團體在2019年由兩位始創成員Bubu和Cat成立,慢慢發展有各式各樣的朋友組成:學者、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小朋友⋯⋯在廣州一間小小工作室裡面,什麼有關設計和藝術的工作都會做。由立體到平面,由真實到虛擬,由為了興趣與為了謀生,集齊眾人之力,總有些新的想法應運而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