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筆者在內,對於大眾而言,看藝術家的作品時可能常有一種疏離感,引發我們思考:「這件作品跟我有什麼關係?跟社會又有什麼關係?」
「最起碼可以培養觀眾的欣賞能力。」當代廣彩藝術導師 Horace 笑言。所謂「當代」,便是在傳統的技巧上面加上現有的新創作:「喺已有技法、圖案之上可以如何運用?例如『玫瑰』於創作之中代表青春、傳統廣彩圖案大多有喜慶意味⋯⋯『當代』喺突破傳統框架。」
作為這一屆 @ichplus_org「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的導師與學員,Horace @horacehonhk 與 Inkgo @finkgorest_leafart 本來從事藝術。筆者最初接觸這個計劃時,最感好奇的絕對是「為什麼參與的學員大多有藝術背景?」直到今日訪問兩人,筆者才發現做這門手藝所需要的技巧是如何之多。
「透過呢個計劃學習嘅竹藝⋯⋯其實係要由『一碌竹』開始,慢慢學點樣切開、打磨⋯⋯經過好多工序先至成為一個竹籠。」竹藝學員 Inkgo 立即舉起一碌竹示範。學習基本及傳統工藝之後,還要運用創意創作:「例如我將竹籠轉化成鐘樓的模樣。」傳統與現代結合,實在不易。
傳統工藝象徵了一個社會的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精巧複雜,沒有紮實的底子實在難以創作出精細的作品;還要再加上自己創作的部份,才算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與市面上一般的工作坊不同,體驗班也許更像是一種很light的休閒或娛樂活動,讓普羅大眾輕輕了解這種藝術,獲取些許初步知識。藝術家負上了最困難的「傳承」部分,而觀眾的欣賞、支持和參與則是讓一門工藝存活下去的一大動力。
除了培訓有興趣的中學生和公眾人士成為傳承工藝的新一代外,「傳.創」計劃也會舉行公眾展覽。無論是欣賞展覽或者參與工作坊,如果大家日後每每看到公雞碗或者蒸籠的時候,也能想起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一群人在努力保護著自己的文化,也許都算是一種成功的「傳承」吧。
----------
第三屆「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周年展覽
日期|6月18日至7月4日
時間|11:00-22:00
地點|@k11artmall (chi K11 藝術空間)
費用|全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