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xcohk_rin

聽一次,再聽一次:感受每次的不同

最近問過大家對香港樂壇的看法。或許有人會對其他人無法理解新生代樂壇感到不忿;不過回頭再看,自己從前可能也曾長期沉醉在多姿多彩的外國音樂中,而將本地音樂拋諸於腦後,視而不見,見而不聽。重新翻聽當年錯過的歌後,會否別有體會?


@toolboxpercussion 舉辦的敲擊樂展覽《襄音》的名稱正有此含意。「襄音」、「雙音」,即使是簡單如拍手聲,第二次聽的時候好像也聽出了分別。想像家中物件皆為樂器,你又曾否細心聆聽過筆與紙摩擦時那低沉而沙啞的聲音?當刻的心情、過去的經歷、對未來的期盼⋯⋯「雙音」不單指再聽一次;同一段聲音在每一個人耳蝸中,似乎也有「雙音」。


音樂是回應當下的 —— 無論是流行音樂、傳統樂器、或者《襄音》的敲擊樂也好。上班族急促的腳步聲、歷史名人的一言一語、甚或一種氣氛,都可以成為音樂及旋律的來源。與其爭辯一首歌曲、誰的歌喉是否動聽,不如想想:到底是什麼驅使這首歌曲誕生?然後仔細感受音樂的感染力,看它是如何影響自己的心情和周邊環境。眩惑的音律配合移動的風景,下一秒,中環的摩天大廈卻重現眼前 —— 陌生有如盒中盒一般,此刻我在香港?外國?畫廊中?還是CD中?


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一場實驗。音樂本身是種實驗、敲擊樂本身也是種實驗。麻雀,也可以是音樂實驗的一種:只要是索萬筒子,就有固定的節奏,東南西北,就可以即興。不如再加上熟悉的廣東話廣播?


對的,我們仍身處香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的音樂,不論長短快慢、語言曲風,都是屬於香港的音樂。所謂樂壇,又豈止於流行音樂?

----------

《襄音 A Double Listen》

日期|至7月8日

時間|13:00-21:00(星期一至五)、11:00-21:00(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hqueenshk (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