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觀看許多酷兒和性別認同的展覽,比如是大館裏面「性別與空間」之類的題目,都是以似曾相識的角度出發,由基本開始不斷探討「甚麼是⋯⋯」的議題。或許是背著教育大眾的重責,但看得多時內容總會重複,容易看膩。筆者這次就難得看到一個使人印象深刻而且角度新鮮的酷兒展覽。
展覽從傳統文化,例如粵劇、剪紙混合經典故事等媒介開始,介紹酷兒文化其實早早已經存在,連名伶任劍輝、韓國女性國劇等元素都可見於作品當中。視線慢慢轉移到現代流行文化,由短片到紀錄片、裝置藝術到木刻版畫,與其代入了「酷兒文化」,不如說純粹是一場又愛又怕的追逐遊戲。
這種怕源於社會目光,而社會目光又真的只單純關乎「男女教育是否平等」嗎?展覽探討的範圍不限於香港,也包含了大量台灣、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作品。相比有「宗教正當性」或性別規範的西方宗教進入東方社會,神被分類正邪,所形成的規條又是如何形響大眾?酷兒往往只被劃分或理解為簡單的「性向」或「性別認同」,但背後的「非主流思想」也連帶影響了少數族裔及其刻板印象、多數群體如何透過權力監視及分隔少數群體等議題。例如,鄭淑麗的作品便透過十個頻道展現十個因為性相關罪行(性相關罪行亦可關於性別認同)而被驅逐出境或判監的人士。縱使事情的本質越界,但人們確實有權從不同視角切入討論。
比起一個「因為是男/女」而展現出什麼特質的展覽(更何況在現時討論單純的男女差異已經沒有太多意義),筆者頗欣賞展覽提供「去物質化」的角度予觀眾留意自己的存在,而在圖書館一角亦有提供簡化的語義與解釋給觀眾。容筆者用圖書館一層、玻璃櫃中Hiram和Kary的故事作總結:只是在講回歸到最純粹的那份愛與包容而已。
---
【#excohk_展覽】【#excohk_評論】
神話製造者——光.合作用III
日期|至2023年4月10日
時間|11:00-19:00(星期二至日)
地址|大館賽馬會藝方
--- 文:#excohk_rin(本評論只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平台立場)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