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寫香港的時間線

書寫香港,是反映歷史,還是在展示觀點?


書寫香港並不是新鮮事。「歷史」、文學創作、時事及文化評論各有其敍述角度,展現出不同觀點。現時在富德樓展出的《記憶的回歸——香港形上文化簡史》由策展人岑朗天創作,透過整理逾半世紀的書報雜誌,「探討香港點解會搞成咁。」


策展人於策展過程中穿插有關於形上形下的論述:具體而可被感知的事物(形下)在呈現著事物的內在性質或概念(形上)。觀眾或已熟知近幾十年的香港史,但一旦歷史被濃縮成一條只包含年份與事件名稱的時間線後,也就代表許多曾經存在的觀點與細節已被篩去,使大眾認知慢慢歸一。展覽空間將這些書報雜誌和剪報分門別類地陳列展示,彷彿補充了我們在這條時間線上缺失的記憶點——上世紀的話集和藝評雜誌等文化刊物,至今幾乎已消失殆盡;即使有幸出生於那個年代,又有幾多人記得這些存在過的小眾聲音?


小眾視點看似難以接觸,但正正因為其存在乃是補充了大眾歷史,因此才夠土炮庸俗。普及文化及通俗文化完完全全透過刊物所呈現:「面對淫賤浪要用新思維武裝自己。」香港的電影、劇集、歌曲、偶像⋯⋯造就了這個華人社會對於「俗」的取態。以「她」書寫香港,要是香港是一個俗人,便是一個俗女人,有不同文化但要講錢、又會思考男女平等與女權⋯⋯至今相信仍是如此,但也許比以前變得更俗了?是次展覽絕非一個單純的回憶紀錄展,反而卻像是一種展現如煙花般出現的斑斕視點,繼而引起對現在的對比、反思,與對未來的想像。


展覽中有一個彷如廢墟般的遺址。若掃描QR Code,又會出現對於例如「香港與香港性」、「記憶」、「反覆/反複/回歸」⋯⋯等的反思與論述。除了「記史」、「記人」,這個討論還是一種「記Keywords」的反覆想像。從反思,到調節,再推進——只要能真正做到這種形而上的反思。

---

【#excohk_展覽】

《記憶的回歸——香港形上文化簡史》(1960s - 2020s)

日期|即日至10月25日(星期二至日)

時間|13:00-19:00

地點|艺鵠藝術空間(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6樓) @artandcultureoutreach

---

文:#excohk_rin(本評論僅屬個人意見)

編:#excohk_saj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