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硬梆梆的一塊礦石,琢磨至一件質樸溫潤的圓玉配件,除了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故事。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在中電鐘樓文化館舉行的「人為・非遺」展覽,透過「衣與履」、「裝與飾」、「字與音」三個展區,展示十項非遺項目在傳統上的實踐和現代的應用技藝。在有份參與展品製作的非遺工作者中,筆者有幸訪問了玉雕師傅父子檔談洲生先生及談浩然先生,他們展現了卓越的手藝技巧 — 除了傳統的富貴花、玉金魚外,談洲生師傅也雕琢了不少葉蟲、餅乾等新奇有趣的玉器於展覽中展示,讓參觀人士了解玉器製作技藝。
在匠心獨運的背後,談洲生師傅表示自己花了好數十年時間,才練得一手好功夫:「原本我沒有打算讓兒子傳承手藝,因為從事玉石行業很辛苦。」但是因為父親數年前的一場大病,令談浩然反思玉石價值,又適逢他臨近畢業,需要提交畢業作品,便以玉入銅,做出一系列設計作品,並創立獨立品牌營運至今。 「金屬對我而言就好像一個相框,而玉石就是中間的照片。」屬於談家的家庭寫照,大概便是因緣於玉石而互相學習、製作新飾品的獨有溝通模式,當談浩然有新想法,便會向父親請教做法;當談洲生師傅有新意念,又會與談浩然討論 — 父子情誼早已透過玉石連結。
當這張「照片」傳遞到客人手上,又映照出怎樣的一片風景與情懷呢?正所謂「玉有五德」,作為祝福,玉石也是送贈初生嬰兒的熱門之選:「提及傳家之寶時,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起玉石,甚至連你爸爸媽媽都有留(玉石)給你,成為了既定的一種傳統。」若到市面上的首飾舖購物,買到的大都是平安扣、佛公等傳統款式。但是,曾從事玉石批發的談洲生師傅指出:「倒模式製作,發揮空間較細。」從批發轉作零售後,談師傅以「好腳頭」為題,雕琢了一隻冰清圓潤的嬰兒小腳掌配件;在緻密的質地中,玉石又透著翠綠的色澤,小腳掌配件掛在嬰兒腳上,甚是可愛。不僅是兩隻小腳掌的相似令人會心微笑,一塊精雕細琢的玉石還蘊含着餽贈者的真誠祝福。這份心意將會傳遞給收禮者,再慢慢流傳下去。
談師傅父子在審玉、開玉、鍘、鏨、沖、壓、勾、順等琢玉工序的過程當中,也因而領悟到與家人相處之道,並一起在設計與工藝路上成長。收到玉石作禮物時,除了感謝餽贈者的愛之外,也不要忘記細心欣賞當中的精緻技藝,感受一下工匠寄托在作品上的心意。在你生命中,你又有沒有一塊記載着一段故事和情誼的玉佩?
---
【#excohk_展覽】
人為‧非遺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ICHO
日期|2023年5月19日起展出
時間|10:00-18:00(星期二、三、五至日;逢星期一、四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中電鐘樓文化館一樓(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147號)
入場費|免費
---
文:#excohk_rin(本評論只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平台立場)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