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錢參加導賞團,身份是否會由參觀者變成顧客?
筆者好些日子前去了WWF位於大埔元洲仔的保護中心參觀。由於參觀人數有限制,除報了名參觀的人士能進入外,這個地方一般而言大概只是一個大家常常經過,卻不知道是幹甚麼的地方。中心坐擁吐露港景色、英式花園建築、白色牆身再配少許紅磚、半球形溫室與各式植物⋯⋯簡單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
不過筆者想探討的是,「打卡」環節到底該不該是導賞團的重點?
導賞員首先會講解些許建築歷史:磚瓦都是由英國運來,令建築費用極為高昂;一直作為政務司官邸,至1985年鍾逸傑爵士卸任後就交由WWF發展成保育中心。配合大宅的參觀與互動,還有機會上二樓露台一睹全個吐露港的大好風光。參觀完畢以後,亦有個小小下午茶(不過筆者認為時間上過於趕急,失去了下午茶的休閒意境,建議刪除)、植物種植工作坊,以及講解花園植物的環節,可說是一次頗為舒暢及獲益良多的體驗。
導賞團之所以有趣,除了依賴講解者的技巧,同場參加者交流也屬活動一部份。但若參觀者付了錢,是不是便成為了一名「顧客」?假設他不想依照行程參觀,只想拍照留念,又應不應該允許?同場有兩位女士「打卡」心切,對於是否參與種植工作坊挺為猶豫。工作人員亦直接表示:「若是希望拍照,亦可自由活動。」
工作人員與中心有自己的難處與考量:也許是怕被人投訴、也許有「顧客至上」心態、又也許是為了遷就「打卡」風氣、以收宣傳之效。既然導賞團目的是為了向觀眾傳遞歷史及環境保育的意義,若為了讓參加者拍照而放棄教育環節,實在有點可惜。一半人不參加活動的話影響了其他人的互動體驗,若全部人都希望拍照而放棄活動,又算不算是「導賞」呢?
這個問題絕對不單出現在WWF。導賞團傳遞的訊息除了保育教育以外,大概也包括了觀眾教育。若是在報名的時候先分開「不是打卡團」與「打卡團」,會否使參與人數大減/大增?但若能準確地把保育訊息傳遞給有心了解的觀眾,效率會否更高?若連導賞員也沒有「教育觀眾」的urge,導賞團的意義又何在呢?
----------
元洲仔花園導賞團 + 多肉盆栽工作坊
日期|逢星期四至日及公眾假期(農曆年初一至三除外)
時間|第一節 10:00-13:00;第二節 14:00-17:00
地點|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大埔元洲仔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