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展品可以任由訪客踐踏、改造,我們該以甚麼角度欣賞這件作品?
上環The Catalyst被改造成一片凹凸起伏的小沙漠。空間內的沙是流動的,型態持續被不同的因素改變著:藝術家每星期都會重塑全場 —— 飛沙走石過後,緊迫的小沙丘變成了起稜角的一個個隕石坑,又或是頂上凹陷的火山口;又會有舞者來場在沙上演出,以肢體劃出痕跡;更多的是訪客踏在沙上的腳印,或是坐在沙上的屁股印。
展覽的主題可謂是回歸基本。藝術家進士渉和張徑均畢業自UC Berkeley建築系,醉心高樓大廈的建築師這次卻把視線放到了最渺小的物質:沙。沙粒在自然世界中是最基礎的物質之一,包容性大,是人類自古以來建屋的主要原材料。古時人們只能就地取材,採用當地的沙和其他資源混合成建築材料,因此各地的史前建築因環境地理不同而各有特色。樓上就展示了收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沙粒,顏色非常多彩(甚至有本身是海洋生物甲殼的沖繩「星沙」)。
然而到了今天,無論你身處南美、北歐,東亞還是西非,簇新的樓宇均一律以玻璃、石屎、磚塊等現代建材建成,不同的可能只有形狀風格。不過如果深入看看這些建材,其實玻璃、石屎、磚塊還是需要沙粒製造。海岸與海床上的沙看來唾手可得,但沙粒的經濟價值可是非常巨大 —— 例如單是近年的三跑填海工程,香港就輸入了價值百多億港元的海砂。
故此,我們要著眼的並非沙當刻的形態,而是它的本質 —— 場內看見的沙,到底只是它最fluid的其中一種形態。與水類同,沙本質上也能「be water」以適應不同環境,譬如是改頭換面成晶瑩剔透的玻璃,屋企堅固的外牆,甚至是先進的半導體。事實上,就算在看似是最人工的電腦和最堅固的石屎大樓中,我們也離不開自然的強烈影響。畢竟人類只是宇宙百多億年歷史長河中的過客,與其常常想著如何逞強要「人定勝天」,更應該思考的是怎樣才可以與大自然好好和諧共存,互助互惠。
---
【#excohk_展覽】
《SAND》Wataru Shinji x Lily Zhang 聯展
地點|The Catalyst(上環普仁街2號地下)
日期|至4月24日(星期三至日)
時間|12:30-18:30
備註|請於到訪前電郵聯絡 @the_xevarion 預約時間
---
文:#excohk_rin(本文僅屬個人意見)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