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越洋而來的彩色狗狗
在煩囂中,動物是不是療癒人心的最佳夥伴? 東薈城名店倉為慶祝CLUB CG會員計劃四周年,引入Lost Dogs' Disco裝置藝術,將Art Tech團隊ENESS的沉浸式雕塑裝置作品放置於室內外不同角落。16隻巨型充氣狗狗於2樓中庭廣場及4樓平台廣場展區展出,以粉紅色...
Sep 20, 2024

以不同媒介看城市
除了承接過去遺留下來的歷史脈落,一座城市還可以如何透過文娛節目去突顯其文化特色?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於3月29日至4月28日期間舉行。文學作品《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穿梭到大館,在舞劇《記西廂》中再次離鄉別井、尋找自由、愛情與夢想,以舞蹈敘述彼此的故事——記...
Apr 19, 2024


話我知三個月內做到啲咩
遊展除了為大家介紹各種展覽和活動資訊,近年也開始與創作者和社商界創作不同的活動給大眾參與。為了活用我們的工作室空間,我們現招募各位擁有小念頭的創作人參與新企劃「話我知三個月內做到啲咩」!在三個月期間內,你可以免費使用工作室的共享空間,並構思活動供大眾參與,遊展會為你提供各種...
Mar 6, 2024


我拒絕了瞓棺材
2024年1月份,礙於衝動+新年新革命的精神+未來工作有機會接觸到病患死亡,我一嚿雲地參加了遊展 @excohk 和禮儀師鍾家樂 @lokness23 合辦的這個關於死亡的課程。第一晚,我聽不明白七成用詞。但三星期內,開始理解到關於死亡不同的實際流程,處理遺體、葬禮儀式、喪...
Feb 1, 2024


由零開始 傾一傾垃圾徵費
垃圾徵費,到底點徵?呢個疑問,唔止你有,大家都有。 由政策到執行、買袋到回收,對環境、清潔工友、市民、商家的影響⋯⋯除了被動接收資訊外,我們都應該積極思考。有如零剩研究所 @lab0ver 所言:「有關剩物的課題,我們不應再依賴策劃者的推動,反之是共同探索各種可能性,將剩物...
Jan 29, 2024


由零開始 造一部小提琴(精簡版)
香港喜歡玩音樂的人很多,但又有幾多人擁有一部只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琴? 遊展再次為大家帶來一個造琴的機會!這次工作坊同樣會教授大家如何由零開始做一部小提琴,但為了讓不同程度或有成本考慮的朋友更易上手,活動會精簡至一堂,並包含基本白身琴材料包一份。若於2小時的活動期間未能完成...
Jan 25, 2024


沒畫草圖,卻有安裝說明書
怎樣判斷眼前的物件是不是一件藝術作品? 現時在上環亞洲藝術文獻庫 Asia Art Archive 展出的《形影相生》是香港少數的印度藝術展覽。作為雕塑藝術家,Mrinalini Mujherjee 的作品參考了大量花朵、植物、陰部、古蹟的形狀和線條,再以一種獨有的麻繩編織...
Jan 23, 2024


在現代的符號中「考古」
考古和動漫,看似兩個極端的事物,是如何透過符號學連結在一起? 《次元文明考古計劃:超時空神殿》是香港視覺藝術中心(vA!)最新推出的藝術展覽,亦是藝術家陶啟安(Benny)「次元文明考古計劃」系列的最新創作。看著一大堆陶瓷和符號,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個考古的展覽。但那些似曾相...
Jan 15, 2024


由零開始 思考材料
人在深水埗,除了文青咖啡店,其實筆者同樣對地下的攤檔、東南亞商販和各式各樣的布料鈕扣感到興趣,但卻一直都沒有花時間仔細看過。 今日各商鋪的現成商品琳琅滿目,「材料」對都市人來說或許已經變得陌生。我們往往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例如我想做出一個模型、一份禮物,才能夠想像材料的意...
Jan 12, 2024


由零開始 體驗做一位建築師
社區性格由不同的城市景觀、歷史故事與個人情感塑造而成,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社區的一套幻想與詮釋。「私有的特定公共空間不應只是一個換取更多建造面積的工具,而應以第一身的體驗為出發點。現時發展商提供只限於行人走道這個較低層次的功能,他們認為從商業角度來看公共空間有損鄰近商鋪的價值...
Jan 11, 2024


告訴音樂人,我愛聽你的歌
對於音樂,你有一份怎樣的執着? Mansonvibes:「要很Sincere地分享音樂。」 張繼聰:「無遮無掩,赤裸地。」 梁釗峰:「會是可一不可再。」 —這是參與第一回《小圓台音樂會》 三位歌手的看法。 在音樂路上,眾人的歷程各有不同。也許有些在參加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後獲...
Jan 10, 2024


由零開始 戳一隻小動物
說到香港最常見的物種,麻雀絕對榜上有名。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帶」一隻麻雀回家? 遊展這次邀請到製作像真動物羊毛氈的導師 吉日 @kichidiary 教授製作動物羊毛氈的技巧。在4小時的工作坊裏,導師會首先介紹羊毛氈工具及使用技巧,並帶領大家運用基本針法製作羊毛氈,再以單色...
Jan 9, 2024


香港仍然有動畫製作人
初次看江康泉(江記)的《離騷幻覺》,已經是約7至8年前的事情了。無論你有沒有留意過他的動畫作品,現正在大館舉行的「江康泉:戰國龐克」展覽不止會令你耳目一新,更會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熱血的動畫劇場:由手稿、concept出發,觀看著整個故事成長的旅程。筆者仍舊記得在幾年前的第一...
Jan 4, 2024

如禁忌般的土壤
涼浸浸的天氣誘使我出遊探索。那天到嘉道理農場行個圈,一心去看看蛇龜鹿鷹,卻發現場內有展覽正在進行中——「生命之源:土壤與藝術」蕭大偉之土壤畫展。展區不大,卻赫然發現原來踩在我們腳下的土壤竟然蘊藏着如此豐富的色彩,小學認識的「泥黃」色,其實不只得一種。...
Jan 3, 2024


與鍾家樂先生協辦:由零開始 準備死亡
新一年新開始,你又有沒有想到我們新年第一個活動是講 #死亡? 生命教育、認識生死的重要性在近年愈來愈受重視,也有很多與殯儀、大體老師相關的參觀活動。我們聽過他們的故事外,又是否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死觀?你有想過準備自己的遺囑、遺書、預設醫療指示嗎?大至安排自己的 #身後事...
Jan 2, 2024


由零開始 認識土地與廚餘
年年有餘在以前可能是一種祝福,但是在下年四月開始,這句話說不定會變成許多香港人的困擾。 無論你如何環保,家中嚴格執行斷捨離,但是一日三餐,無論你是煮飯還是外食,雞蛋殼、食物包裝、果皮、雞骨……總有一些無法避免的垃圾。遊展和非牟利組織 「零剩研究所...
Dec 28, 2023


看傳統和被當代
在展覽中,你多常會細閱作品旁邊的描述與資訊?現時在漢雅軒所展出的魯大東個展雖然是一個書法展覽,但是其現代性、背後的符號與哲學、形式、表達、使用的書體與作品描述,都有助觀眾對書法找到新一種理解方式。國畫、書法、陶藝,乃至雕刻等傳統的藝術形式之中,鑑賞時看重的絕對超過表面呈現出...
Dec 19, 2023


憂傷時要吃點美食
心情不好時,吃點美食會否開心少許? 在油街實現有這樣的一個展覽——在這一個 SAD KITCHEN 裡面,有令你摸不着頭腦的心理測驗以及計分方式,印在大大小小不同角落之中。說不定你翻看那條放在枱面上的香蕉,便已經彈出一條令你突然察覺自己生活習慣的好問題:飲食習慣、口味,全都...
Dec 8, 20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