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城市人初入村見聞錄
作為遠離農村的都市人,筆者早前得知元朗即將舉行農地開放日,自然相當好奇,期待可以一窺香港農民的生活。 相比鄰近的新市鎮,錦田菜園新村的天空清澈開揚,令人豁然開朗。入村沿路看見很多種滿各種蔬果植物的農地和盆栽,例如菠蘿、生菜、番茄等,甚至有咖喱葉和其他調味料。在此之前,筆者可...
Mar 17

活著就像開盲盒
活著的每一天,像不像開盲盒?「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以一系列挑戰思維的作品,試圖在藝術的語境之中,重新審視人類的存在與處境。 由歷史到現在,身體與空間,今年SPOTLIGHT的作品都有所着墨。《無限延展》將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與符彬靖的個人經...
Mar 14


告別香港粵劇界殿堂
不論是舊物、舊事還是舊人,香港人近年彷彿已經習慣了不停地說再見。 新光戲院結業的消息傳了十幾二十年,到今年終於要拉下帷幕。然而事實上,筆者雖然不時會看本地舞台劇,卻從未入場看過一場粵劇——新光戲院的霓虹大招牌,也一直僅作為電車路上的地標存在於腦海中。...
Mar 3


在傳統與現代價值之間
新界鄉村的點燈儀式有甚麼象徵和意義? 筆者早前到訪了新界錦田水尾村的鄧氏宗族點燈儀式。點燈儀式主要用以慶祝新添男丁,將他們的名字寫入族譜,並告知神靈與祖先族內添丁,祈求男丁得到祂們的保佑和祝福。香港目前仍然有其他鄉村舉辦點燈儀式,例如厦村、沙田大圍村等。不過相比以往,儀式中...
Feb 28


舞台上的戰後世界
劇場燈光暗下,你步入一片荒涼之境。空氣中瀰漫著不安的低語,地面顫動,牆壁不再只是牆壁——它是立足點,也是深淵。 《荒原》不是一場普通的演出,它是文學、音樂和身體語言的交錯。阿姆斯特丹小交響樂團攜手荷蘭 ISH 舞集與班查劇團,以當代舞、抒情嘻哈和空中特技重塑 T.S....
Feb 14


紙本地圖的告別?
臨近九龍地圖銷售處停止營運之際,從未到過地圖銷售處的筆者特意前往參觀一下。 閒日下午,筆者從佐敦站B2出口出發,繞經一條較少人走的路前往地圖辦事處。相比起熙來攘往的彌敦道,志和街是一個相對寧靜、舒服的小街,沿途見到不少老店,包括筆者小時到訪過後被巨大梳乎厘留下深刻印象的太平...
Feb 11


甚麼是時間?
如果你問我現在時間是甚麼,我可以告訴你;但你現在問我甚麼是時間,我卻說不出來。 「艾莉斯亞.夸德:彼托邦」是波蘭裔當代藝術家Alicja Kwade在香港的首個個人展覽,除了展出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九件作品,她更為是次展覽創作委約藝術裝置《等候亭》,希望帶領觀眾一同反思時間與空...
Feb 6


歷史建築於當代的應用
隱身於深水埗繁忙街道之中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建於1904年,到1970年末關閉。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展示本地歷史與文化的地標之一。 前深水埗配水庫的內部由巨型麻石柱和紅磚拱形圓頂組成,展現了古羅馬式建築風格。這種設計在香港極為罕見,可說是碩果僅存的歐陸風情。在上世紀初期,香港的供...
Jan 27

致一度曾想放棄的你
在人生中,你有選擇過放棄些甚麼嗎? 《致一度曾想放棄的你》集合了藝術家個人及十六位受訪者關於放棄的經歷,並以畫作及字帖形式呈現。藝術家認為:「放棄」可以讓我們更堅定地走向熱愛的事。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幅幅大字帖,內容來自藝術家朋友為是次展覽而作的詩。繼續往前走,左手邊會見到兩...
Jan 26


來自天堂的回信
「愛情和感冒一樣,是怎樣也藏不住。」隨著中山美穗於剛過去的12月急逝,由她飾演女主角的名作《情書》再次回到了影迷的視野。 《情書》在1995年上映時被譽為日本極緻純愛的電影,愛意清淡如雪,深深伏在導演差澀的線索下。本片早前在香港重映,筆者得以再度步入影院,重溫男藤井樹、女藤...
Jan 21


誇啦啦賽馬會創「見」願景計劃
【對藝術教育有興趣?好機會!藝術工作者募集中!】 藝術工作者過往多半以服務提供者進入學校,例如排練年終戲劇展演,擔任美術堂客席教師,受邀出席講座與學生分享等等。不過,校園內其實還有藝術工作者發揮才能的可能性。 承接自2021年起在本港十所小學推行的先導計劃,誇啦啦賽馬會創「...
Jan 20

卓別寧母女的魔幻舞台
今屆香港藝術節的《鐘聲與魔咒》由來自卓別靈家族的兩代藝術家:維多利亞(Victoria Thierrée Chaplin)和其女兒奧麗莉亞(Aurélia Thierrée)攜手創作。本作已是她們第三次合作,才華洋溢的奧麗莉亞自幼受父母熏陶,兩母女可謂默契無限。...
Jan 17


舞台劇《近鄉途情怯》
992年,當時成立13年的中英劇團 @chungyingtheatre 上演原創劇目《客鄉途情遠》。這部講述中港兩地分隔親情的劇目榮獲第一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33年後續作《近鄉途情怯》,上半部份將會濃縮重現《客鄉途情遠》,下半部份則以未來視點續寫這個家的故事。作為中...
Jan 14


你最近一次看花車巡遊是?
你最近一次看花車巡遊是甚麼時候? 渣打藝趣嘉年華雖然不是第一年舉行,但是筆者以前並無留意這個活動,這次是因為同行友人在多年前曾經以學生身分參與其中,當日又剛好經過才結伴去看看。今年的巡遊以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作品「八十日環遊世界」作主題,色彩與活力兼具,設計多元有趣,而且現場比...
Dec 31, 2024


赤銅:從武士裝飾到珠寶
早在1867年,巴黎已經吹起一股日本工藝風潮。 赤銅工藝——這門原本專用於武士刀裝飾的日本傳統技藝在香港並不常見,但現時已經可以輕鬆地在尖沙咀 K11 MUSEA 的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 @lecoleasiapacific...
Dec 19, 2024


做一晚法國舞會的主角
光影流轉間,你踏入了一個夢幻的巴黎:浪漫奢華卻又現代化,彷似一場夢般,每一個轉身都是驚喜,每一次舞步都是探索。 《巴黎舞會》作為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節目,由屢獲殊榮的西班牙著名編舞家布蘭卡·李(Blanca Li)耗時四年打磨創作而成。此節目每場只限十位賓客出席,...
Dec 16, 2024

管弦樂、歷史與太空
管弦樂、歷史與太空走在一起,會碰撞出一些甚麼火花? 第53屆香港藝術節的其中一場節目是《貝多芬和平之戰》:將鑑古與未來融合,製作成一個壯麗而震撼的多媒體藝術體驗。島嶼管弦樂團和誦調合唱團為我們帶來極少見的兩部戲劇樂章完整演出,將貝多芬筆下《史蒂芬王》和《雅典的廢墟》巧妙地詮...
Dec 9, 2024

敲響陶泥 譜出自我
你有想過可以「觸摸」音樂,或「聽見」陶瓷嗎?陶藝向來代表沉澱,予人靜謐之感,反之音樂總是流動如水,在節奏和旋律間傳遞故事。較早前於灣仔舉行的一個展覽就突破傳統藝術界限,將兩者融合成三組實驗作品,為觀眾帶來兼具視覺、聽覺、觸覺的互動觀展體驗。 「陶瓷啪瓷...
Nov 27, 2024


留一隅與你喘息
人在中環,步經一幢商廈,稍不留神便走進了一場展覽,打斷了生活的營營役役。 熙來攘往的雲咸街商廈大堂,站著一個被紅布幕圍起的電話亭,亭外吊著枕頭、梳子、鏡子。要知道身於商業樞紐,個人情感彷彿不值一提,遑論安放焦慮與脆弱的空間。電話亭卻偏名為《There is space...
Nov 25, 2024

在湛藍與翠綠間漫步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散步了? 從海洋公園站走到淺水灣並沒有想像中遠。除了可以沿着黃竹坑道、香島道和淺水灣道的車路走外,海邊其實還有條入口隱蔽的小路。走落樓梯後,便見開揚景色:小徑一邊是海,一邊是樹,聽着柔柔的波浪聲,遠離了汽車和沙灘的煩囂。在湛藍與翠綠間漫步一會,太陽便逐漸湮沒...
Nov 22, 2024
bottom of page